2025
五月
21
【天主教教会史】|朝圣之途第四十五集:第四世纪教会史(六)
各位听众朋友,你好!上一集《朝圣之途》节目的内容为您介绍了教会的教义,提倡社会公平原则,爱德的实践逐渐改造了古罗马社会不良的风俗。像奴隶制度的废止,人与人互斗的残忍游戏被取消,而所创立的招待所、孤儿院、养老院、医院等慈善救济机构,造福了无数的贫病无依靠的百姓和孤儿。在节目的最后,我还曾为各位介绍了当时教会所面临的重大危机,是各种异端流传和所带来的伤害。今天我将在节目当中为您介绍圣教会在当时如何处理,并且扭转,遭到亚略派学说的毒斥所危害,给教会带来的危机和不良的后果。还有尼西大公会议的召开,以及聂斯多略异端的学说和他日后的传布消长的情形,欢迎您的收听。
上星期我们曾经说,借着亚略个人的魅力,亚略的异端很迅速地蔓延开来;又获得了尼格梅德地方主教欧瑟比的袒护,纠纷更大了;再加上一批不明真相的主教的盲从,使得形势越来越严重。尼格梅德的教会眼看就要到了,濒临分裂的危险。亚历山大里亚城的主教认为事关重大,将事件提交埃及和利比亚100多位主教所组成的大会共同处理。亚略和他的信众都被开除了教籍,亚历山大里亚的主教把这项决定通知了全体主教。尼格梅德的主教欧瑟比也在被严责之列,因而引起了巨大的风波。君士坦丁大帝对于教义的争论虽然居于旁观的地位。
为了维护教会内部的和平,遏阻事态的恶化,在他的宗教顾问建议之下,写了一封长信给两派人士。呼吁大家团结,建议召开大公会议,以便彻底审查争论。君士坦丁的动机是好的。但是他的想法太天真了。正统教会信仰耶稣是天主。亚略派却否认耶稣是天主。两派不可能有妥协。君士坦丁派了在帝国宫廷内任职的西班牙高道伐的主教何西担任这次大公会议的主席。
会议召开的时间定在公元325年5月20日。而开会的地点选定在小亚细亚毕斯尼亚的尼西城,距离拜占庭不远,交通很方便。听众朋友,您还记得吧!在教会历史上,第一次大公会议是在宗徒时代。宗徒们聚在耶路撒冷,讨论的是犹太教规的问题。最初三世纪的教难时期内,不可能集合整个天主教世界的主教开会。教会只能够经常在召开地方性的教务会议,而现在教难已经平息了,教会如果能够召开一次大公会议,的确是必要的。出席会议的主教多达318位。伴随主教出席的司铎、六品、辅祭人数更多,出席会议的都是教会最杰出的人物。
他们当中有些在教难中为信仰而受过酷刑,像鲍大蒙、巴甫诺斯,他们两人在马西明教难的时候,一个被判瞎了眼睛。一个双手,曾经被烙铁灼伤,疤痕累累。教宗圣希尔乌斯德勒一世因为年迈体衰,派遣了两位罗马城的司铎前往出席会议。也有一些主教来自帝国以外的地区,例如波斯、亚美尼亚,还有歌德人的地方。这些出席会议的主教占了教会全体主教的四分之一。
在会议当中,亚略虽然施展他的辩才,但是终属徒劳,他的学说显然跟天主启示的教义是相抵触的,同情亚略的只有两个偏袒他的利比亚主教。所以终于被摒弃而遭到开除教籍的命运。正统派人士的看法,我们以亚大纳削为代表。郑重地指出,天主救赎人类是一件不能否认的事实。假如天主没有降生,假如耶稣基督不是真天主而又是真人,救赎是不可能的。圣言降生成人寓居我们中间。圣若望宗徒在福音中开宗明义的这两句话,清楚的指明圣言是真天主,不是什么受造物,圣子是自无始之始就与圣父同在;圣子、天主圣父是同性同体的。
大公会议并且宣布亚略的学说是异端。为了确定教会的道理,出席大会的教长们编辑了一篇信经。这篇信经就是一直到现在主日弥撒当中所诵念的信经。这篇信经基本上和宗徒信经并没有不同,而且在文字上的表达更为明确。不可能产生任何其他错误曲解的可能性。这篇信经,教会的惯用语称之为尼西信经。尼西信经所确定的关于耶稣基督的信条是:我信唯一无二的主耶稣基督,天主的独子,他是在万世之前,由圣父所生;他是出自天主的天主,出自光明的光明;出自真天主的天主;他是圣父所生,而非圣父所造,是与圣父同性同体。
尼西大公会议结束之后不久,一部分的神学家对与圣父同性同体的真正意义并没有完全的明了。亚略派利用这种机会展开了反攻,亚列派反驳说,耶稣基督在世的时候,并没有说过同性同体的这句话。他们仍然强词夺理,没法规避尼西大公会议的定义。技巧性的在希腊文字上玩弄着希腊精神的机智,编造了模棱两可的信仰条文,不肯服从大会的决定,破坏教会和平。
尼西大公会议之后,亚略一端的毒素并没有完全的连根拔除,而在尼西大公会议的宣言上签字的主教们当中,有一部分主教表面上不愿意公开表示反对多数人的意见。暗中都还是亚略的信徒。他们欺骗了对神学问题十足是门外汉也没有清楚的立场和主张的君士坦丁大帝,而这些支持亚略派的主教们在会议之后的12年内不断的散布谣言,中伤正统派的主教。例如安提约基雅的欧斯达主教、埃希尔的马赛主教被撤职。雅达那削也被放逐到现在的德国,当时称为特利尔的地方。
异端信徒又在耶路撒冷举行了会议,恢复了亚略的职权和教籍,而亚略却在一夜之间忽然患了爆裂的疾病,倒闭在血泊中,腹部爆裂,五脏六腑流了一地。圣雅达那削是在埃及教友们一致的要求之下,反任恢复了执行主教的职务。君士坦丁大帝不久之后也去世了。他这种干涉教会会晤的作风,被他的两位继承者君士坦斯和瓦伦斯所效尤,也都喜好对教义的问题参加意见。两位皇帝成了亚略派的拥护者和偏袒者,使得异端更加的猖獗,蔓延得更广,也传到了许多日耳曼民族当中,延续了两个世纪之久。
君士坦斯二世去世之后,亚略派就逐渐的失势了。在西方,从圣盎博罗削就任米兰教区的主教之后,亚略派也就销声匿迹,在东方受到瓦伦斯皇帝的支持,苟延残喘。公元377年,教宗达马斯颁布诏令,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东方的教会一致表示服从。公元381年教会再一次在君士坦丁堡举行会议,重申尼西大公会议的决议。教会在这次激烈的纷争当中,英勇抵抗了异端邪说的冲击,终于能够保存了信德的完整。
亚略派异端被保卫信德的护教人士迎头痛绞,终于消灭了。这个不幸的事件最后产生了两种结果。第一个后果是:当时有一部分的人抱着有错误的观念,因为东方拜占庭的地位仅仅只次于罗马。拜占庭主教的地位仅次于教宗,这是不正确的。第二个后果是:异端的毒素传播到了罗马边境的其他民族。从第三世纪开始,这些民族已经开始接受信德的真光。公元341年,歌德族的教友派乌非拉为代表去出席安提约基雅的教务会议,受到了异端的影响,投入了邪说的阵营,并且接受了异端主教的祝圣,乌非拉成了主教。回到本国之后,他也就成了歌德族的宗教领袖。他将圣经翻译成本国文字,同时也把亚略的学说介绍给歌德族的教友们。结果歌德族都成了亚略派异端的信徒。直到亚略派异端在罗马帝国的势力全部被消灭之后,歌德族仍然还是亚略异端的信徒。直到歌德族侵入罗马帝国之后,罗马的教友不肯接受异端而予以抵抗。到后来,法兰克族的领袖格罗维斯接受了天主教,出兵击溃了亚略派的歌德族。
亚略异端被摒弃之后,教友们才清楚地明白了耶稣是真天主;但是因为他也是真人,生于玛利亚,生活而且死在巴勒斯坦。怎么样来调和这两件事实呢?也正因为这个问题,君士坦丁堡的主教聂斯多略大约在第五世纪的初期堕入了另外一种错误当中。他想解决这个问题,向人宣称,耶稣基督不止有天主性、人性,而且也还有两位。照这样的说法,天主圣子降生,就成了两个有行为者的合作了。
从这一点引申下去,那么圣母玛利亚就不能称为天主之母,而只不过是耶稣之母。也就是说,他只是那个名叫耶稣的人的母亲。对圣母的敬礼,在那个时候虽然还不像以后的盛行,但是已经习惯于称圣母为天主之母,那是教友对圣母的孝心所看重的。所以教友们对这种伤害到圣母特恩的谬说群体抗议。亚历山大利亚城的主教正是圣济利禄,就掀起了反对聂斯多略的论战。
在厄弗所召开了一次大公会议。耶路撒冷的主教圣基利路接受教宗的委任,领导这次的会议,绝罚了聂斯多略,并且断定耶稣基督虽然有两性,但是只有一位,那就是天主第二位。因此,圣母玛利亚既然是这一位的母亲,而这一位仍是天主,所以她应该有天主之母的尊号。群众们身为庆幸厄弗所大公会议的决议,为了表示他们的喜乐,在教宗的代表和与会的主教们散会出来的时候,就拿着火把游行,表示庆祝。
聂斯多略被绝绝罚之后,他的学说仍然有人拥护。他在波斯创立了一座神学院,就从这儿,聂斯多略派的异端向外传到了阿拉伯、印度、中国以及外蒙。传到中国的时候,正当我国的唐朝,在我国历史上称为景教。大部分在印度和近东的聂斯多略派,存在到十六世纪的都重回圣教会的怀抱。其余的到了公元1879年的时候,或者加入基督教派,或者加入了俄罗斯的东正教; 而直到现在,残留在印度和近东的聂斯多略派信徒还有十万人左右。有关基督性体的神学研究工作从此就延续了下来。
到了第五世纪的时候,又有一个新的谬说产生了。这个新缪说的创始人是一个名叫欧迪克的修士。他主张在耶稣基督内只有一性,他认为耶稣的人性已经被他自己的天主性给吸收了。这个被称之为一性论的谬说,被公元451年所召开的加塞道尼大公会议所否决。大公会议所议决的是:耶稣基督是真天主,也是真人;具有完全的天主性,也具有完全的人性。我们可以说,有关天主圣三和耶稣基督的道理已经稳定了下来。圣教会议在这方面并没有什么革新,只不过是基于当时的需要,把自古以来的信仰用更确切而清楚的方式予以说明而已。
听众朋友,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就跟您谈到这儿了,非常欢迎您下个星期同一时间继续收听《朝圣之途》节目,祝福您健康愉快,也愿天主的恩宠与平安与您同在,我们下星期同一时间空中再会。
